煤礦智能倉儲系統研究與設計

- 倉儲糧害蟲防治研究進展 [2022-03-03]
- 面向電網企業的倉儲配送網絡優化... [2022-03-03]
- 基于ISM和BN的危險品倉儲系統安... [2022-03-03]
- 轉型途中,江蘇倉儲業期待“輕裝... [2022-02-23]
一、引言
作為珠三角核心引擎的粵港澳大灣區,最有優勢的是教育、經濟和產業,另外,組成三個環礎,具體來講,惠州、東莞、深圳三個珠三角城市是深莞惠經濟圈的重點。
如今,基于粵港澳大灣區背景,倉儲優化問題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需要企業家擁有大局意識,提升倉儲的有效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粵港澳地區的經濟發展由于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粵港澳大灣區納入頂層設計和港珠澳大橋的順利完工而備受關注。其中港珠澳大橋建成后大大加快了物流的運輸速度,由原來3個小時的路程縮短為現在的30分鐘,大大節省了運輸的時間成本。由于粵港澳地區加快的經濟節奏和運輸效率,我們可以通過合適的倉庫選址、更高效的運輸方案,從而減少企業運輸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幫助企業資金快速回籠,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對倉儲優化問題進行研究有重大意義。
國外對于倉儲路徑的研究已日漸成熟,Daniels[1]等人經過長時間對傳統倉儲環境下倉儲系統應用的研究,發現該系統可以根據進出庫訂單,完成挑選優化路徑模型的建立,得出計算方法和運輸路徑;Van den Berg[2]等人使用固定存儲策略,通過貨位二次優化后進行揀選路徑設計,進而推導出優化方案;Norbert[3]以最少的時間為要求來建立模型優化挑選路徑的,并收集諸多實際事例來進行研究,這種方法耗時短。Kim[4]運用智能Agent方法進行仿真設計,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揀貨路徑得以優化,此方法的可靠性被驗證。
在國內已經有眾多學者對倉儲路徑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朱文真[5]等人使用遺傳算法和其他禁忌搜索算法結合的混合算法計算揀選路徑優化問題,得出立體倉庫最優揀貨路徑。華紅艷[6]等為了解決揀選路徑優化問題,使用蟻群算法改進擾動分量,從而提高算法運行效率。曾明如[7]等人為了證實混合遺傳算法,利用該方法研究立體倉庫揀選路徑優化問題,結果顯示揀貨速度大幅度提高。
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概況分析
2017年3月,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世界的第四個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被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式推出。2017年,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土地面積、港口和機場吞吐量等均居四大灣區之首,GDP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約占我國經濟總量的12.17%,在四大灣區中經濟總量位居第二,滋養著當地的物流倉儲業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豐富的港口資源促進了正處在探索期的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由于灣區內港口眾多,擁有三大世界級港口,各港口間的關系復雜,因此港口間的內部關系梳理及確定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尤為重要。本研究希望能通過灣區三大主要港口與腹地城市經濟歷史數據分析,找出其發展規律并對未來的趨勢進行演化分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倉儲路徑優化與經濟發展規劃建設。
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2019年5月~2019年7月,項目課題調查小組在深圳、廣州和佛山對涉及物流倉儲業的企業展開調查。本次問卷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中,涉及物流倉儲業的企業,共發放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回收率高達100%。在本次調研過程中,調查小組所調查的98個企業中,有48家企業的倉庫是采用租賃自用的方式,38家企業的物流倉庫是自有的,只有12家企業是使用公共倉庫。而在這其中,56.12%企業的倉庫選址是定在城市郊區,交通便捷的同時,地段價格也比較便宜,而有29.59%的企業為了有更高更快的工作效率,將倉庫定在了市內,而一小部分企業因為無過多的速度需求,將倉庫定址在較為偏遠的地區。倉儲費用方面,大致價格也分為三個區間,其中較便宜的是較為偏遠的地區,這類地區倉儲費用大多在每天每平米0.5元以下,而市郊方面則有一定差異,需要看具體市郊位置,價格不一,價格區間在每天每平米0.5元~1.5元之間不等,而市區的倉儲費用則都要在每天每平米1元以上,甚至有到達每天每平方米2.5元的。
在調研中,調查小組還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的業務輻射范圍主要以全國為主,具體數據如下:跨國占14.29%,全國占36.73%,本省占14.29%,本省及周邊占16.33%,本市占18.37%。
無論是哪個地區的倉儲規劃中,運用哪種運輸方式永遠是最重要的考慮點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貨車依然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為了節省相應的運輸成本,在中等和偏近的距離運輸中,為了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基本選擇貨車運輸方式。具體數據:無人機占3.06%,飛機占9.18%,火車占4.08%,輪船占9.18%,貨車占74.49%。
在提供服務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在接到客戶的訂單到提供服務一般需要的時間大部分在6小時內,還有一部分企業在訂單生成后的6~24小時內提供服務,小部分企業則需要一天或更多的準備時間。
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目前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該地區企業的競爭壓力較大,各個企業面臨的難題不一,而其中主要問題在于資金不足、市場需求不能有效滿足、人才短缺和標準化問題等。而在這個競爭壓力之下,每個企業都在不斷完善內部,開拓外部。大多數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都在計劃未來投資物流信息技術與設備,具體數據如表所示。
表 企業計劃未來投資的物流信息技術與設備 導出到EXCEL
選項 |
小計 | 比例 |
EOS系統 |
44 | 44.9% |
條形碼技術 |
54 | 52.04% |
ASS |
21 | 21.43% |
無人機配送 |
31 | 31.63% |
RFID |
22 | 22.45% |
GPS和GIS |
20 | 20.41% |
EDI |
11 | 11.22% |
其他 |
16 | 16.33% |
最后,我們團隊通過分析數據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成立,以及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行,為大型倉儲業企業帶來的便利和受益不可限量,即企業規模和受益呈正相關關系,即企業規模越大,受益越大。
本地區有專門的的物流中心提供倉儲場所,有高達69.39%的企業愿意進駐,節省財力人力物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希望。因此,涉及物流倉儲企業當前的最大痛點便是共享物流倉儲場所。
四、優化倉儲路徑的對策及建議
1.倉儲路徑存在的問題
(1)運輸過于依賴傳統的貨車。
涉及物流倉儲企業的運輸方式主要以貨車為主,源于其運輸成本相對較低,但運輸過于依賴傳統的貨車,一方面適應不了時代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無法滿足如今的市場需求,弊大于利。
(2)自有倉費過高。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其他行業,涉及物流倉儲企業的自有倉儲費用過高,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倉儲費,讓企業健康穩步地成長是企業發展規劃的一大傾向。
(3)資金不足,不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0%的企業之所以不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是因為自身資金短缺。長期的資金周轉不靈致使企業處于呆滯不前的狀態,甚至瀕臨資金鏈斷裂,因此,補充資金以持續運轉迫在眉睫。
2.優化倉儲路徑的對策與建議
(1)做好倉儲路徑選擇。
一是港口與航運。發揮沿海地理優勢和港口資源優勢,通過與臨近國家的交流,可推動兩個港口間的合作并形成海上絲綢之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內、鏈接全球的雙向發展的國內和國際海運物流網絡布局將逐步完善,從而爭取發展為粵港澳全球大港口。二是機場與航空。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等全球性大型機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優勢,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航空運輸合作,完善洲際航線的轉乘規則體系,構建出連接其他國家經濟帶和21世紀空中絲綢之路的空中通道,打造全球綜合航空樞紐——粵港澳大灣區。
(2)科學選址。
物流倉儲業要持續發展,減少運營成本的耗費、提高作業效率勢在必行。因此,倉庫選址工作對于物流倉儲業至關重要。無論是小型企業還是大中型企業,自建倉庫的成本過高,容易出現資金鏈斷掉的情況,而共享倉庫可以為企業解決這個問題,有利于企業持續發展。
(3)科學融資,提高企業綜合實力。
面對企業的資金短缺,相對較好的一個方法是科學融資,擴大企業規模,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從根本上解決資金問題,這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明智選擇。
五、結語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倉儲企業普遍希望使用共享倉庫,以減少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總體利潤。揭示了傳統的物流倉儲已順應不了時代的發展,物流倉儲轉型眾望所歸。